一、冷卻水塔的功能及基本原理
所謂冷卻水塔顧名思義即是應用于散熱冷卻為目的之塔狀灑水系統;以一般常見于樓頂之中小型空調用冷卻水塔而言,其結構不外乎一圓型或方形殼體,而殼體內由上而下分別為一抽風馬達及帶動之抽風扇,擋水板,撒(散)水器,散熱材(填充材),入風口,最底下為水槽、進出水管及抽水馬達,其功能為將空調主機所吸收或產生之熱能經由冷卻水的傳送在冷卻水塔中藉由水與空氣的直接接觸將熱能排放至大氣中。由于水具有高潛熱(蒸發(fā)熱)熱能,加上取得容易,而空氣具有吸濕能力,在這種有利條件下,冷卻水塔成為散熱最有效且最便宜的工具。
冷卻水塔內擋水板主要用于阻擋細小水滴的散失,當熱水透過灑水噴嘴均允噴灑在冷卻水塔內之填料上端,藉由重力向下方流動,由于空氣的反向流動會造成較小液滴隨空氣流往上帶走,為了減少冷卻水的損失,須于水塔灑水噴嘴上方設置擋水版裝置,小液滴遇到擋水裝置受到阻擋而附著于檔水版上,等檔水版上之液滴累積至較大時,當其重力高于空氣流帶動之阻抗反向力時,水滴便會向下掉落于填料上。
二、冷卻水塔形式分類簡介
冷卻水塔形式種類相當多,依空氣驅動型式大致可分為機械力驅動型(Mechanical draft)及自然對流型(Nature Draft);依空氣與水的相對流路方向,冷卻水塔基本上又可分為反向流式(俗稱逆流式或反流式)及交流式(俗稱橫流式或交流式);依冷卻水環(huán)路又可在分為密死循環(huán)路型冷卻水塔或稱為密閉式冷卻水塔,另一種即為開放環(huán)路型冷卻水塔或稱為開放式冷卻水塔,其中密死循環(huán)路型冷卻水塔又稱為蒸發(fā)型冷卻水塔。有關各型冷卻水塔之特點將敘述如下。
三、機械驅動空氣型(Mechanical Draft)冷卻水塔
特色是藉由一機械動力(一般即為馬達風扇)驅使空氣流動,與水塔內冷卻水或熱交換器進行熱質傳遞,藉以降低冷卻水溫度。依風扇位置可分為抽風式及吹入式兩種,所謂吹入式是用風扇將空氣吹入殼體內側與殼內冷卻水進行熱質傳交換作業(yè),通常由殼的下方吹入,吸收水蒸氣之濕空氣則由上方吹出,此型依風扇之型式可分為離心式及軸流式,圖2所示即為離心式風扇,離心式者其特色為具有較高之風壓,可運用于較高阻抗設計之熱交換散熱填料。一般常見于蒸發(fā)型冷卻水塔。圖3所示為軸流吹入式冷卻水塔之一例,亦有用雙層風葉型者以增加軸流風扇之風壓。
吹入式冷卻水塔是透過風扇將外氣吹入塔內,因此塔內空氣為正壓(大于一大氣壓),密度亦較高于大氣壓力下之空氣密度,因此空氣之熱交換系數略高,這是吹入式冷卻水塔的優(yōu)點。通常吹入式冷卻水塔之塔的周邊氣密度(封閉度)要求較高,原因是避免塔內空氣無法完全由頂端吹出,造成空氣未能完全與冷卻水充分接觸進行熱質傳遞;其次吹入式受風扇葉片影響其空氣動能于入口端局部較大,局部風速亦會較高,而末端(出風口端)之出口空氣流分散,出風速度較為平穩(wěn),局部出風動力不若抽風式者高,因此相對而言出風回流的情形較多,此為吹入式冷卻水塔的缺點。